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9|回复: 1

美国真能用战争换石油?

[复制链接]

387

主题

506

回帖

5

精华

论坛元老

积分
3933
威望
2670 点
资产
5370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5-25
发表于 2011-3-3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此次“多国军事干涉利比亚”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类“西方国家急于博取石油利益”的声音,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当然,这样的声音出现的频率不低,人们并不陌生。+ Q  X' [0 J/ U+ B9 F# k$ P
  具体的观点是这样表述的——“为何美欧多国如此急于对利比亚动兵?利比亚拥有巨大的石油资源,而美欧极不满意目前利比亚石油的分配。如果想趁乱下手、重新洗牌而博取最大的利益,那么眼下真是大好的机会。”# R: ]9 O4 `/ Z; ~' `0 L
7 \  p& i& W; i2 }1 v  w# ~
  用战争(军事干涉)的方式博取石油利益,乍一看似乎在理。然而细究起来,却不太现实。8 R9 Z$ W' {/ d% u$ b
2 u$ r9 A# I) S# O+ z1 i
  这样的“交易”不划算
$ h# p' o' o: d
- P' y* X4 X; j* y/ g  “用战争换石油”的声音并不陌生,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就已经甚嚣尘上,那么伊战的实际情况如何呢?# o$ Z+ ~! d- a; d- c/ J+ e4 v

- F3 R! Z* m/ p: f  美军发动战争的成本:高昂且持久
9 C4 U9 a" K: U5 l" F* w) {7 D8 S1 e- J1 u
  关于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付出的成本,迄今为止已经有太多种版本。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取值范围从7000亿美元到9000亿美元不等。
( A  k+ I) P; c) r+ y
! T5 b( Y6 j  N2 L  除了一眼可见的显性成本外,美军发动战争还有一系列隐性成本,如伤兵救治、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以及“政治账”等。如果把这些都算进内,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预测:美国在伊战中付出的成本或超3万亿美元% X) I$ {$ H1 D  b! t
, a+ P6 |& v! y2 ~, o* Q9 S5 t
  即便把伊拉克的石油都用来支付军费 也不是个好选择1 b0 ?. F" q$ k, R/ V6 j/ Z
$ |% S6 }7 _8 U
  取美军战争成本为8000亿美元(7000亿和9000亿的中间值)。
/ Y) d' \: @5 b% d/ r1 k8 Q5 L0 M* T- K  h; A' ^; ]
  2003年全年的油价平均大概在28美元/桶,而伊拉克产油能力约为200万桶/日。每年的卖油收入为2044000万美元。用这样的收入来补齐美军战争成本,需要39年。1 E* W6 l# [: q! I
6 M) o+ Y, Y) Z
  2011年的油价飙升,3月18日的布伦特油价为113美元/桶,而伊拉克产油能力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270万桶/日。这样算下来,每年的卖油收入为11136150万美元,补齐美军战争成本需要7年。5 I6 `; j+ S3 _& @9 [! S

) W# \- }$ n$ p5 l, f6 I  这样的计算十分粗略,没有计算产油的成本、战后的恢复重建、美军的隐性成本、国际油价的变动、国际石油公司对生产力的促进等。而且默认美国完全控制了伊拉克的油田,这些油都能以最合适的价格卖出去。如果仅凭如此粗略的计算,或许今年进攻伊拉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2003年,这样的举动有点蠢。
2 ~; w8 m5 \5 A9 \' N* ^* i
3 T) c$ _! v, V  如今用军事干涉换取利比亚石油 同样不是好选择, @; `6 C3 S( q$ w0 \7 K# m

( Y" Y7 ~$ N8 J, n
+ `% u' q  s' i/ Q  2009年时,利比亚的产油能力为165万桶/日。还不如2003年的伊拉克,而目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在同样“深度介入”的前提下,战争成本会低于伊战(全面战争和有限军事干涉的成本不同,且单纯战争胜利和“有效控管国家”付出的成本又大不相同)。
% C. Q+ M$ G' t4 w+ Y" B. G+ c
. }1 G- W2 |0 S: o0 e- Q& o  何况利比亚的石油储量只有伊拉克的1/3,而且伊拉克的油田质量好,开采成本低,在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下,如今这样的“交易”更不划算了。
  w  b" G6 T6 C3 i. W9 h1 f" y2 w2 h6 D% y0 j7 d
  还有不少人在质疑:为何法国在这次的军事行动中担当了急先锋?是不是他们在利比亚有什么特殊利益?或者利比亚是法国的石油命脉?
. ^( a! c0 R8 |) q3 a" |$ `; ]0 L5 E  n* f" j
  作为购买利比亚石油的国家之一,法国只排在了进口总量的第三位,而且,利比亚2009年时出产法国的石油总量,只占法国2005年的石油进口量的14分之1。至于对美国的出口量,就更不值一提了。
- p! _, i6 f6 e$ y+ O3 l, f" Q% |7 L1 J" h0 Z. b$ _* T
  这样的“交易”没道理8 z2 q+ L% Y6 W4 @

( W! C) W6 M& t& m. z, g  问:可以控制战败国的石油所有权吗?
, ~5 j; j* W2 I/ `4 V' J3 b, d( ^: R4 |1 p! _+ W) E6 {* `
  答:不可以
8 s: U7 c4 g) `
" H; w7 B+ \* R6 y, q7 }  虽然在伊战进程中,美军“派坦克保卫石油部”的举动让全世界都笑了,但战争结束后,美国也并未将油田划拨到自己的名下。+ f4 ^& K) W! G5 R: \9 u

) I/ c. l$ |; M2 }; F  而且美国也没有用索要战争赔款这种间接获取石油的方式,反而是巴格达政府还在向美国索要战争赔款。$ q( Z8 B1 p- z7 }# c

8 K" g0 `- x8 r1 M$ r1 J: \  当然,这只是回答了美国“没有”这样做,那么它可不可以这样做呢?答案是不可以。如果它霸占了伊拉克的石油,那就是真的强盗了,不但道义全无,而且利益恐怕也保不住(伊拉克人的反抗会持续吞噬驻伊美国人的生命,这一点是美国最耗不起的“利益”)' r4 {. ^) e3 {
7 p! d) Y" D: ~$ A* w( o" a
  问:可以控制战败国的开发权吗?- {2 g' V+ [' C+ V
( g, w0 p+ N' `! \, |
  答:通过战争打开市场的成本太高了 还不如扶持政治强人
* G; I5 H  G, C
3 f/ O# h+ g3 L8 U' U' T8 W/ j% H  许多伊战批评者都认为英美政府打伊拉克,其实是在为Exxon、Shell、BP这样的美英石油公司开路。军国主义开道,资本家挣钱,这似乎也合乎“阶级分析”的逻辑。但是,这个说法的可疑之处在于,就算布什政府把Exxon当大爷伺候,都21世纪了,给资本家开道还非要通过打仗?通过打仗来打开市场,成本太高了。美国这么上千亿地往伊战砸美元,真要是为了取悦几个石油大佬,不如把这钱直接通过补贴的形式分给他们,可能投入产出更划算。
1 i0 {, w7 c3 |, r
2 Q& ^) `3 r, m4 p* a+ c  而且,以美国的霸权地位,通过联合国搞一个决议,说取消制裁的条件就是打开市场不就行了?为什么非打仗?被石油制裁折腾得焦头烂额的萨达姆没准求之不得呢,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眼光来看,不就是个“引进外资”吗,越多越好啊。# X6 ^4 [" X! W2 T6 r9 O

* _- W' H# j9 R& |3 w2 _  伊战后美国曾经想在伊拉克推行新《石油法》,结果却被伊拉克议会驳了回去,如果萨达姆还在,直接和他打通关系不就完了,哪用费这些事?石油法还不是怎么推怎么有?
1 l4 a" a, F+ Z* W5 L6 Z' d5 ]
: y! u3 X2 ^: |6 {4 ^6 S& x% b- _- f  问:控制战败国的出口量和出口方向?* {. N8 T; n$ b" @( j
+ b. H0 ?& O# q
  答:既不符合经济规律 也不符合事实情况* q8 P+ f: D- ?& x, ^7 v
0 o6 u0 A$ N% }  H: k
  有人说,那可以强迫伊拉克多往美国出口石油,少往美国的对手出口。这个说法同样可疑。和平年代石油卖给谁不卖给谁几乎全靠各个国家的购买力决定,很难想象伊拉克出台一个政策说“我只卖油给那谁谁谁,就不卖给那谁谁谁”。4 \, B( W; G; U5 j8 q
3 n$ K* N1 @- g8 G: [: J
  更重要的是,无论伊拉克还是利比亚,他们的产油量均没有让石油进口国有依赖性,或者说基本没有哪个国家缺了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就玩不转了。比如爱管闲事的沙特人就说了——因利比亚国内局势紧张而导致的国际市场原油供应不足,已被沙特石油公司填补。9 n. W2 J+ {0 t6 B1 B
4 B* {* `/ i( c  }# `" p6 z
  如果按这个说法,美国最应该打的国家是加拿大,因为美国从加拿大进口原油最多。, Z( Q: \/ z) v

. o4 q7 n3 X( G) q+ H+ q  问:控制战败国的石油产量,从而左右石油价格?
6 h8 A' x( P! K! W
9 Z! G% e& o' b4 I7 ^5 ]2 W$ R  答:西方国家没法控制石油公司的产量
: o* @: b& r. G6 C2 W5 ]2 {( \& P3 w2 `) w+ K
  美国怎么“控制”伊拉克石油的产量呢?打电话给Exxon或者Shell让它们减产?人家可不是对政府言听计从的国企。拿枪逼着伊拉克石油部下达指示?伊拉克好歹有政府和议会。, v8 f, x' ]; S  X3 W) m/ B
3 _$ ?" o, ?9 M8 I; o3 h
  这样的“交易”不符合事实
, Z9 }. P& h. z  b: ~) F8 Z4 X" g9 T4 R* j# C/ g. E# B* ?
  谁是伊拉克石油市场的大赢家& q6 V7 `7 x! j9 G
7 j. R( m! a+ O
  很多人都认为,伊战结束后,美国人肯定在伊拉克石油市场上赚得乐不可支。  y* p, L- N: t8 p5 N) ?

3 [2 t7 M$ N: B1 F8 q( p  其实,中国人才是伊拉克石油市场的大赢家,在2009年伊拉克二次油田招标之后,中石油集团已经被称为“在伊拉克运营的最大的外国能源公司”。6 a% i1 R/ _% R0 K8 }* \

) f8 e3 d! @; }% `  促使中石油如此风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u; p, v5 k# a0 F! U
$ D  i' |% Y: v6 m+ N/ Y
  1.在招标时,中石油拿不出其它西方石油公司的生产效率(日产原油数),但中石油可以收取最少的报酬(确保给伊拉克政府留更多的分成)。
0 Q; ^  L7 i7 `! H) ^+ W4 f5 c9 V* i; g$ }' ]+ r, ]
  2.在招标时,很多大财团和公司看到伊拉克的险恶局势不敢进入,这些上市公司对于财报和名声十分看重。而像中石油等有国家背景的公司则纷纷一拥而上,将市场迅速瓜分。8 o! z' Y6 i9 o2 J( c; V
& O+ k- ^4 o8 y8 Z/ F- t
  3.中石油的经验了帮了他们大忙,比如BP公司的高管就曾说到——“中石油善于在中亚、苏丹等偏远、恶劣的环境中作业”。
* E0 }4 j5 H. z4 _
' O: v7 S& K# Y1 K" H  }  是的,伊战后的首个石油合作项目,是被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拿下的。
' Z$ O0 W, V* @9 S' K: _8 h, k- M" {8 ?7 z; }+ r
  除了大多数美国公司被伊拉克人的苛刻报价吓跑外,美国从伊拉克进口的石油数量也在2005年和2006年时接连低于2004年水平,如果真是为了“用战争换石油”,那这场交易可谓已经彻底失败了。你可以说这是美国没有算计好,不过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西方总不能在利比亚身上重蹈覆辙了吧?
" {' c) k. F* i% D* c
* f# p5 Y' W( N5 H/ S  如果按照有些人所说的,发动伊战是靠“石油公司绑架政客欺骗美国人民”,“布什家族背后站着石油巨头”,那么这个“石油巨头”,看来是中石油才对。
学会爱,懂得爱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355

主题

6275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皇帝

积分
13206
威望
7503 点
资产
3889 金币
注册时间
2009-10-24
发表于 2011-3-3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是永远换不来石油的,世界石油正在减少,不过现在很多地方正在开发新的液体能源,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5-5-8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