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版主
宣德郎(正七品下)
- 积分
- 1168
- 威望
- 283 点
- 资产
- 4462724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06-2-3
|
付先生(Henry Fu),44岁,土生土长的台湾人,90年代初在Thunder Bay学习工程学,那时只要有时间就会驾车17小时直奔多伦多,只为吃一口唐人街的中国餐。付先生回忆说:“人们一定认为我疯了,是的,那时候我的确很疯狂,但别无选择。美食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需要它,这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那时只有在多伦多才能享受到中国餐。”酒足饭饱之后,付先生便立刻钻进熙熙攘攘的商铺,在中国城拥挤的街头小摊间穿梭,直到第二天带着一车中国蔬菜、报纸、草药满载回到Thunder Bay。3 ], `$ H! [! e B- F/ v9 s
3 b+ p/ `' G5 X/ e2 W/ p
市区唐人街经营惨淡 只剩落日余晖
# L. [6 G- Z8 `9 \9 W7 u7 T+ E
# P$ C3 a- }. I如今,像付先生这种疯狂的举动似乎不多见了。走进多伦多市区华埠,Dundas St. W./Spadina Ave一带曾经的繁荣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消沉、凄凉。多数餐馆已关闭,清冷的人行道上散落着一团团垃圾,这里的商业经济举步维艰,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水果摊位在惨淡经营着。唐人街昔日的阳光普照现在只能称做落日余晖了。
8 v6 G$ |& X8 B, a
0 L1 q* ?+ ~: O# o* m( j- Q马小姐(Vyona Ma),22岁,Seneca 学院主修市场营销,在唐人街经营着母亲留下的中药铺及一家茶店,她说:“要不是母亲留下的那点产业,我是不会出现在Spadina的,唐人街的一切都像是垂死挣扎。我从不来唐人街购物、吃饭,这里的东西已经过时了。”1 N7 R8 {9 D4 G G
9 h8 W: ^$ L4 m5 [. e% h. C上周三,一个雇主联合协会首次集会计划制定一个拯救唐人街的方案,但有人指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过去,唐人街是加拿大华人商业文化的聚集地,现在万锦市(Markham)以北崛起的“新中国城”日渐兴盛,这成为市区唐人街衰落的主因。& b* Z2 q# s* k8 F: v
% T; I) o# I# t5 ]7 ]! D" p“新中国城”车水马龙繁荣兴盛 7 D2 r, j. [0 u0 x F. \
5 \9 }' w7 r \) F! r* {& Z在“新中国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最繁华的地带集中在Kennedy Rd./Steeles Ave.附近,多伦多与万锦市交界处。这里座落着两个超大华人商场,每到周末总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 s# M1 C' ^, c6 ^+ {4 C- N, s
: r+ G C, C$ h! q- M3 J城市广场(Market Village)的布局和一般西人室内商场无异,所不同者,是这里面的店铺全是中国人开的,也有美食街,在这里可以欣赏华语影片,还能够享受风格独特的亚洲美味,让您一解思乡愁。楼上的文化中心还有教师专门教授中国功夫、书法及中国画。4 D! C5 |& F2 v" G
7 c' m2 l6 o0 W! b
一进太古广场(Pacific Mall),整栋建筑物的结构就像一个开阔的大仓库展厅,五、六排的店铺,纵深好几百尺。这里的店铺不大,每间顶多不超过500平方英尺。清一色中国店,横街纵径全部沿用香港一些主要街道的名称,例如皇后大道、德辅道等,仿佛置身于北京的王府井。二楼则是餐厅和为数不少古色古香的礼品店,地下一层是室内停车场。
/ O' z- ^* O0 }5 L2 @+ N% P' D0 N* j% ~4 a
虽然“新中国城”的规模不算小,有关部门仍打算进一步扩建。穿过Steeles,另一座大型华人商贸城“Splendid China Tower”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其设计模仿北京故宫,承办人表示,“Splendid China Tower”将是北美最大的亚洲市场,与之相比,即使太古广场也会黯然失色。
# t) r% F) Q: L, u1 [6 o9 ]2 W( I6 F0 V& t: Z3 L* s
文章开头提到的付先生如今是太古广场的负责人,他说:“沿Steeles前行,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商铺,因为加拿大的华人人口与日俱增。”“新中国城”起源于士嘉堡(Scarborough),后日渐向四周辐射扩展,中国特色的BIG BOX购物中心已向北推进至7号公路,直入列治文山(Richmond Hill)。
" M$ j( T& z- a& V; u* d: b) a. r6 z/ Q0 y1 f7 d8 m, E; b
万锦市加华联会(Federation of Chinese Canadians)的Emily Ng说:“北面的居住者多为移民,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消费群体。”因为越来越多的移民从市区唐人街搬到郊区。
& p8 R" B1 V, D0 m M7 N J' n* }9 D z) `* [
拯救多市唐人街7 ~- X" g: R+ Y S- {/ B3 l
; A' |' q' q' H事实上,Spadina Ave.一直以来都是多伦多新移民的主要登陆地,在20世纪早期犹太人来此,便扎根于Spadina,他们在这里工作,开办服装厂。二战后,随着大量移民涌入,他们只能收拾行李北迁。
2 Q% s) R# ^; n- _, b) \
. r" \8 q: {! j& v i' c4 X% e在唐人街附近做导游的Shirley Lum称,到二战结束,华人移民在多伦多还是一个极小的群体,不过寥寥几名洗衣妇在这工作,后来随着人数的增多,华人便移往现在Nathan Philips Square所在地。联邦政府废止了排华法案,此后华人移民人数稳步增长,如今大多伦多地区的华人移民已达400,000。到20世纪70年代,更多来自香港、越南的新移民开始沿Dundas St.西迁,最终定居在Spadina。于是,Broadview Ave./Gerard St. E.附近便产生了第二个中国城,但无论从其规模还是地位上,一直都未赶超市区唐人街。
; B4 \1 C! M2 N6 a* w6 m& X* J" Q& [3 l( I6 L& A% |( S
多伦多作家Rosemary Donegan在其1985年所著书中提到,当时中国新移民们曾发起过一次唐人街复兴行动。但许多在过去几年积累了大量财富的移民都陆续搬往密市(Mississauga),士嘉堡及万锦市,还有很多人返回香港。现在的新移民多来自中国大陆,从地理位置上看较为分散,他们虽然也试图挽救日渐没落的市区唐人街,但一直未成功。- O3 a" j5 A( E G K p z" ]
( b2 ]& ?4 {4 N
在Spadina经营Bright Pearl海鲜餐馆的陈先生(Stephen Chan)说:“唐人街的实质已经变了,老一代人退休了,他们的后代从事不同职业,在不同领域做着自己的工作,几乎没人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接班人。”
4 y x8 R7 R" Z& U3 n$ j
4 I! [) E* t4 ]1 |% {5 r% K/ `从前,市区唐人街依靠吸引游客及当地西人发展经济,到1997年,太古广场、城市广场兴建后,市区唐人街的游客锐减,生意一落千丈。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2003年多伦多非典(SARS)爆发,对市区唐人街无疑是雪上加霜。陈先生透露,Spadina沿街生意减少30%,Dundas St.附近更遭。
3 y: L q/ x; ]# h9 p5 `: v h# L- |3 K/ X2 S" p
鉴于此,陈先生发起了拯救市区唐人街行动,号召唐人街雇主们为振兴地方经济努力。他提出,首先必需人人行动起来,治理唐人街脏乱差,美化周围环境。
) i% u- f* z% ^/ N! C
a3 B0 Z. Q Q2 e0 y ^5 F, v: R来源:多伦多信息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