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 积分
- 609
- 威望
- 81 点
- 资产
- 2011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0-10-5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2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race.chen 于 2010-10-20 15:52 编辑 # w+ M( y6 T( v( O v6 s
- W9 u2 f3 V& Q! Z9 {# O8 y3 _
加国央行不加息加元暴跌 美元兑加元大幅飙升
+ e+ k6 S8 d( U! p M中加央行表现迥异 美元兑加元大幅飙升* @: W* b8 t# |
' h7 b5 c! F6 o! y- _* W( [7 }加拿大央行刚刚宣布维持基准利率1%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加拿大央行表示,任何进一步的加息都需要认真考虑。加央行还下调2010年GDP预期至3.0%,2011年至2.3%。加央行还表示,通胀、核心通胀在2012年均可能回落至2%。言论温和,美元兑加元大幅飙升,盘中美元兑加元升幅超过150点。- C/ F# s( y* V7 O% p. C9 e
" c0 Q8 f [" _4 H5 s- A: p而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令全球金融市场大为震惊,而中国收紧银根,美元震荡反弹。中国央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周三(10月21日)起生效。9 c3 t* _/ O9 P1 o' Q$ f
% I! u* D3 P$ h. m* n( ]
加拿大央行周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0 D1 H, E- R+ g
6 R- g4 r" ^) U1 N. f; C* _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周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之前连续三个月的加息行情告一段落;并警告称外汇市场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该央行还指出,虽然刺激性货币措施规模较大,但任何进一步加息都需要经过仔细考虑。
9 {2 u0 u% Z+ F5 X' |- N% N( s) ?5 `5 }5 q4 U( i
加拿大央行下调了对2010年和2011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也下调了通货膨胀预期,并表示,加拿大经济只有到2012年底才能恢复满负荷生产,而不是7月份预计的2012年初。3 T! s/ |7 Q, g3 {
0 @1 ]* Q8 W/ D1 ?& G4 \4 M8 Z该央行称,全球经济复苏已经步入新阶段,美国经济增长将弱于预期,而加拿大经济前景也发生了变化。% O* E4 y9 Q& L) h& p6 j
1 m# ]0 q5 l7 N该央行在其利率声明中称,外汇市场紧张局势升级以及全球失衡引发的风险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在更长时间内面临困境。
5 M$ d L" t- Y, ^
9 a8 `$ N q$ M6 c# U加拿大央行现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3%,增幅低于7月份时预计的3.5%。预计2011年GDP将增长2.3%,增幅低于之前预计的2.9%。该央行将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由2.2%上调至2.6%。
; Q$ A# v6 f7 h4 |9 `7 h
4 r. m- v, z! S( i) f加拿大央行现预计核心和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将在2012年底前一致达到2%。而该央行此前表示,核心和整体CPI升幅在整个预测期间内仍将接近2%的目标水平。$ _0 n8 H" `! `" j' \/ f* Z
% ]; \! W9 i0 A) J# }/ `美元兑加元大幅反弹2 H8 r0 ?' R5 w
( P4 X" N* s3 a9 s( W9 H美元兑加元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反弹,今天受多重消息影响,美元兑加元大幅反弹,升幅一度超过200点,一改前期颓势,加拿大东部时间15:00左右,加元盘旋在96.7美分附近,而在3天前,加元曾经触及100.28的高点。
) I8 B4 G# i0 Q! u" F! {; k' t' @5 y/ o8 U- B9 ]4 Y4 {
加拿大维持现有利率不变,可以避免再次推高加元。但经济学家表示,这将损害出口商利益,亦会使得加拿大在减赤方面付出更大代价。尽管央行不加息,但美国方面的市场干预可能仍使得美元疲软,加元强劲。央行发表声明表示,现时经济疲弱,因此不适宜加息。央行又指出,无论本地抑或全球经济增长都较预期缓慢,因此调低本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 w' g" q7 R5 _# V/ }
% c% Z" _- o; d A此外,美国商务部周二(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新屋开工意外上涨,并触及4月底购房优惠政策结束后的新高。美国9月新屋开工年化月升0.3%,年化总数为61.0万户,好于预期的58.0万户。8月数据未作修正,仍为上升10.5%。美国9月营建许可年化月降5.6%,年化总数为53.9万户,低于预期的58.0万户。* R# c: s" R* n3 ^
0 v0 S' `) a2 F3 ?+ o. o
中国央行意外加息 各大机构看法不一
- y0 W9 _4 V7 d2 T+ g: Q3 c& U9 F
% y- Y0 H& B; Y# s' K8 E" S0 c摘要:中国央行周二(19日)宣布,自周三起,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25个基点。各大机构纷纷发表了对中国央行此次举行的评论。
: o! ?' \& B; g6 h, j6 ~
H2 ~2 i& i8 t- v3 _3 L) m汇通网10月19日讯——中国央行周二(19日)宣布,自周三起,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25个基点。7 N+ S7 h, O# ?/ K
& p' _- `% a3 ?2 {- E4 f+ Y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 Z( o8 e8 H9 ^( ^4 f: r4 P: i7 V
# p/ p9 Y) N0 _- c0 H- K$ `这是自2007年底至2008年底中国央行连续五次降息以来,中国首次对基准利率做出调整。5 z3 d ]# I- g5 o7 U
2 n& t3 H) B3 n8 U* d以下是各大机构分析师对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举动的评论:
9 \/ z' o3 T! ^3 ^( q( ~7 x" Z9 p) q* q. a7 n, \
汇丰控股印度全球市场主管HITENDRA DAVE:
/ U d! h! C, F5 a( ~
. D, e; C8 P6 ?中国之前一直没有加息,只是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资产价格投机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提高利率来使政策正常化。是本地因素促使央行采取了这一决定。7 \7 S# @: }% b5 s, ^
& `6 r' w2 g t% w9 {" X+ R$ C N渣打银行驻孟买分析师ANANTH NARAYAN G:
* h# ^2 Q2 S5 E# b7 Q3 p8 L( B) \3 ]5 c+ F
我们不大可能看到更多加息举措,因此实际影响可能有限...另外,他们还可能继续利用汇率来收紧货币政策。
; b1 R g& V4 C# O E& o( s" Y+ c
东方汇理银行资深策略师DARIUSZ KOWALCZYK:
, h3 ~% e- }7 ?" J
# [4 Q( Y4 d5 y9 ?. ?. P市场并未预计到加息,因此短期人民币掉期利率将上升,收益率曲线将趋平。将会有更多资金流入,人民币在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的市场上或许会走高,但另一方面,鉴于通胀现在经由利率来对抗,中国让人民币在即期市场升值的必要性下降。
, j* K5 z0 _' V% }0 a' z# q8 g3 `# g) l+ n
他们现在加息可能是因为周四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数据过于强劲。而且,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并通过了新的五年计划草案。4 Q _$ w0 c9 Y# N2 |$ U
6 r! U. u Q @1 ~" q$ O5 V野村日本以外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苏泊莱曼(Rob Subbaraman):3 {( D" R; e4 b/ b1 a: F5 b6 m; M
4 \% L$ U, I' x- r7 h
据我们来看,经济似乎已经企稳,并且再次回升。看看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银行贷款以及外汇储备的创纪录增长。对增长率接近10%的一个经济体而言,政策利率从基本面而言是过低的。
# h/ q# r9 m0 v! s: \' w6 A! U+ U, q. A. J
为避免更大程度的扭曲,中国需开始调整利率至更适宜的水平。
9 j+ a0 ^8 ]# b8 { `. V" i# U0 r6 e. d8 d6 h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 n+ G* q# A3 h5 b1 K" n4 [2 |
+ m# l5 F9 X+ ?7 b, J- E本次加息正值中国重要会议之后和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可以预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消费物价指数(CPI)等主要经济数据可能会超出预期。
% a3 A o% r* y, L
1 Z+ {. {+ p2 i4 z尽管本次对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步上调,但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一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这有利于优化中国收入分配格局。; e# \2 ]: G" O8 h' L. k/ L# N
/ O) z1 e% z. r+ E$ W8 s1 g3 ]面对美国等国倾向于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资本必然会流向全球其他市场来寻求更高的回报,中国有必要加强资本管制,来避免热钱流入,从而缓解中国央行的对冲压力。1 M1 ~) a2 A9 X; W6 \3 O8 A
+ s, M9 y) V7 t$ U& k6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
$ D. z" S+ B K: P( |3 [; u! d% z; d5 X F$ a/ b
这次加息,可能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9月的消费物价指数真的很高,第二是信贷投放偏强;第三,在外汇占款增加比较多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加息来帮助公开市场回笼流动性。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加息可以抑制资产泡沫,比如说房地产,而且也会优化资产配置,调节信贷投放结构。! j: W" G- F3 k+ ~7 W/ ]( k
) X- X H$ i6 K# t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
' \+ ^4 x* r$ J& l1 ]: y5 m+ A1 x% |6 h8 ?/ L6 ^3 | \- B& N+ _; f
时机出其不意,但政策导向并不意外。总体来讲,利大于弊。 M+ U8 _* q4 o9 m4 i
5 I! O' w% y% P9 g7 T
加息幅度25个基点显示出央行正在逐步和国际接轨,是对数月以来负利率的修正。对防止资产泡沫有一定的必要。但是加一次息还是很难把负利率完全修正过来的。不过显示了政府希望改变负利率状态的一种态度,也符合十二五的关注民生的导向。, l# ~9 U7 S& @
5 X5 k0 N a! z
渤海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杜征征:
4 n! ^' s3 S# B r L5 d% A+ C) O* x6 i* _0 }0 z7 ?% ?! i
确实太出乎市场预料了。这很可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即将公布的三季度宏观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物价指数增速都超出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可能达到了10%,而消费物价指数再创新高。我认为加息主要目的是对于目前部分经济结构上的过热进行抑制,将新增信贷从数量上收一点。不过对于股市而言,加息这个利空因为靴子落地,料明日不会对投资者的作多情绪过分打压。
/ K" S% s5 B$ T! ?3 X3 O. k; n. u! X$ i/ C
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副处长史晨煜:* j5 l6 U9 u% q! E" D5 X) y
9 r1 I9 c/ x x) F* ]此次央行意外加息,可能是将管理通胀作为首先要务。双向对称加息0.25个百分点,只是抗击通胀的一个态度,目前看中国的实体经济三季度已触底回升,国内经济不确定性明显降低,实体对贷款的需求强烈,此举可以对付通胀但很难对付热钱流入。此举可以看成是房地产调控的组合拳。
; Q7 Q2 i# J; f! c+ Q) B. I; i+ S+ _% c2 }% X9 A7 g, |
上海一债券基金经理:
1 n# J7 m- C0 ~5 g6 b3 e4 s ?4 l# I' _0 m: T* T" Z
我们此前认为,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中国央行年内加息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央行在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前,却突然升息。央行此举主要主要还是出于调节国内经济的考虑。
$ t Z. h7 l6 Y4 s4 X, q2 c, H$ W9 s! G
考虑到前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通胀压力还会持续向下游扩散,而当前的消费物价指数本来就高位运行,这次央行加息主要还是为了缓解通胀压力,并控制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 ]+ S# Z# J" U- a$ G2 H0 h! H* H. J& m: F5 s5 K% R% |4 n# b
可是我们也很担心,首先,加息是否会吸引热钱更快的流入如果是担忧的事情发生了,经济则很可能出现2007年年前后的情况,外汇占款过度投放推高通胀压力;?其次,目前资产价格上涨,包括房价的居高不下等等,是否能靠加息控制得住?以后还会继续加息吗?
0 v( W1 M8 U1 B3 e4 r) u( {
& @* k u* m$ Z& U) x/ k' y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主管李刚:. a* F- ~# u9 Q
; @, T) H3 O2 ^$ w央行此次加息大大出乎市场意料,但央行本次加息也有一定的基础,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得到恢复,央行有必要通过加息来抑制未来潜在的通胀攀升和资产价格更加泡沫化。3 y6 e. M( R: ]* v9 x- T
中国央行本次加息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就是国内市场与外部市场的利差扩大,这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在加息的同时,有必要强化资本流入监管。
* U0 o+ x6 I* c, Q+ k7 d
1 N' J) G$ ?# r) [中国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石磊:. i' G4 ^3 @% k
2 ` F, ]. V2 K; j9 C+ ^
非常奇怪,这次调息很突然,估计是针对即将公布的宏观数据的提前反应。特别是通胀的数据,根据市场的预测,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估计会达3.7%左右。7 I i+ q: u$ S* P% Y
8 v+ v" Q! e' F, z' E3 u: K5 D
债市,股市短期内应该会有一个调整的反应,但长期影响还是要看是否形成升息的趋势,如果是形成了趋势,那对市场的打击会很大。
) L" Q4 ?2 U9 I) q2 }! i6 B% C( F) U% M% `
但我认为不会有趋势,外需尚未完全恢复,房地产调控又在进行,经济增速已面临下滑的风险,这次调整纯粹是为了平缓一下各界对持续负利率的争论。
7 W) h# m5 y% {
& m$ L& Q0 k* D. M3 [& E! t! B+ z! T(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 ^/ j0 C8 t6 I9 S8 _) T! l1 A
2 }' H0 Q) n/ j- E: o& J
加息是超预期的,本来认为上半年应该加但没有加,原以为今年应该不会加息了。反映经济复苏比预期要强,央行选择此时加息,也算是事后追加的措施。目前还是负利率,所以目前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预期年底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同时预计会有更多的差别化控制。
: o3 c* S; b, y" a/ u: J$ [
0 P& s# Z! r# g! v8 ~' g9 z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张永军:
- L: h: d" L' L3 L f- W0 u8 s+ U, p: P
应该是说央行目前加息比较意外,此前刚刚提高几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么快就加息,估计与即将公布的9月份消费物价指数较高有关,同时也是为了配合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及担忧市场过剩的流动性有关。3 ^3 n# P$ T7 h& {" Q! Y
* @8 E7 X+ a+ c!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段吉华:+ S* Q# j2 R0 X" t) _. S* z
: O4 N# L3 H0 e( z* c" ^
央行选择这个时点加息,稍微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前期对房地产的一些调控政策出台,令市场对加息时点有所推后。现在看来,可能是21号要公布的经济数据比较好,可以承受加息。而且此次加息,可能主要是针对通胀。
/ S$ _1 Z0 U* `" z2 D9 A, M. B
" k7 M4 P, `+ C对债券市场而言,短期肯定会有一个冲击,但应该很快就会稳住,因为利空过后,资金面还是宽松。在近期收益率已经有所上涨的情况下,预计收益率上行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 J. @- `" r4 T7 q! J3 Z, Z6 W3 x" c4 \0 q3 m; v
安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高伟栋:
8 R* r" J4 @5 ?
. u+ b2 h, v8 c5 h1 D加息势在必行,这是对负利率做出适时修正,也可能是对9月消费物价指数做出反应。预计负利率将逐步修正,同时不排除明年二季度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另外,美国中期大选后,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不会像此前那么大了。 |
|